美国新一财年国防预算一经公布,外界最关注的并非那高达9616亿美元的总额,而是一个引人关注的变化:五代机采购数量明显缩水,而四代半战机的采购则有所上调。乍一看,美国似乎仍在重金打造“全球第一军力”的形象,实则在核心装备布局上却出现了后撤迹象。尤其在空军战斗机更新换代这一关键领域,美军的调整或将导致未来一段时期战斗力增长放缓,甚至局部战力呈现“倒退”。
从2026财年具体数据来看,F-35采购计划从原定的74架骤减为47架,直接减少了27架。与此同时,美军加大了对F-15EX战机的采购,从原来的98架增加至129架,整整多出31架。F-15EX虽然是当前世界最强的四代半战机之一,但始终与F-22、F-35这类具备隐身性能和网络作战能力的五代机存在代际差距。这种替代性的采购调配虽然看似平衡预算、增强现役战力,但也难掩其在五代机建设节奏上的放缓。
五代机是当前空军主战装备更新的重中之重,也是现代战争中实现空中制霸的必备利器。美国目前服役的两款五代机中,F-22早已停产,数量稳定在187架上下,后续无法追加。F-35虽然是美军未来几十年主力战机,但本次采购量骤减,无疑会让整个五代机战力扩充速度被拉慢。
这对美军来说意味着什么?首先,五代机在隐身性、信息化、机动性、态势感知等方面全面碾压四代机,是面对强大对手时掌握制空权的关键。当美军五代机的增长速度放缓,不仅整体战力进程滞后,也将削弱其未来对抗高强度战争环境的信心。
当然,从绝对意义上说,美军战力依然在全球具备压倒性优势。但在动态对比中,如果F-35产量无法及时补位F-22空缺,美军在某些战区、某些战术层面上的优势可能被逐步压缩。而在当今全球空中力量竞赛加速推进的背景下,这样的“放缓”本身就已是一种风险。
更关键的是,这种调整对美国的潜在对手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。以中国为空军发展快速上升期的代表国家来看,目前我国已有歼-20、歼-35两款具备实战能力的五代机型实现量产。公开数据显示,歼-20每年产量已达百架左右,歼-35也已稳定增产,总体年新增五代机数量在150架以上。换句话说,在美军主动压缩F-35产量的背景下,中国空军在五代机数量上的追赶速度,正在明显提速。
五代机不仅是国之重器,更是未来空战胜负手。目前来看,中国空军正在从“数量补齐”向“质量超越”迈进。尤其是在发动机、雷达、武器系统、数据链等方面不断优化,五代机已不再是西方国家的专属“标签”。未来几年内,若中美双方维持当前生产节奏,我国五代机在数量上接近甚至在某些方向超越美军并非遥不可及。
当然,美国削减F-35产量也可能是为了为下一代战斗机(NGAD)腾出空间或资源,但这一项目仍处于研发阶段,短期内难以形成可观的战力接替。如果F-35增长放缓的同时,NGAD又不能及时补位,那就意味着美军五代机战力将在未来数年内出现增长“空窗期”。
美军此次预算调整,无论出于财政平衡还是战术调整,都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:美空军的五代机发展节奏正在暂时收紧。而这正为中国等正加速追赶的国家提供了战略缓冲与机会窗口。一场关于空中制空权的角力,正在悄然发生结构性变化。谁能把握住这个弯道超车的节点,或将重新改写未来空战力量格局。
一鼎盈配资-最新股票配资平台配资-股市配资开户-股票配资广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